据统计,今年共有14家新上市的环保企业,分别为A股有9家和H股有5家,其中有3家为国有控股企业。此三家A股海峡环保、上海环境及H股滇池水务,H股中还有两家环卫公司万成环球控股和立高控股注册地均为开曼群岛。
A股上市公司中水处理公司有7家,其余两家业务分别为烟气治理和环卫收运领域。与A股重水不同,H股上市公司业务领域更倾向于固废领域。2家水处理公司,2家环卫公司,还有一家涉及危废及新能源领域。
在上市后最活跃的应该是博天环境和光大绿色环保。博天环境作为2014年便谋求IPO的老牌水务公司,上市后立即与吴忠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涉及总投资高达120亿元。还发布了10个中标项目公告及3份日常经营性合同,共涉及金额121.3亿元。
光大绿色环保为光大国际将绿色环保业务分拆出来单独上市的附属公司,上市后新中标12个项目,共涉及总投资38.3亿元,其中危废处置项目7个,垃圾及生物质发电项目5个。
根据A股上市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显示,营收最高的为“德高望重”的上海环境,其次为博天环境,两家公司实现营收15.18亿元和17.54亿元,净利润均过亿。虽然博天环境的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但是净利润却是同比增长近50%,加上新中标的逾百亿项目,前景可期。
不过H股中光大绿色环保中期报告中已实现营收17.23亿元,加上后续表现不俗,有望成为新上市的环保企业今年营收最高的一家。
H股中新上市的两家环卫公司万成环球控股和立高控股净利润均为亏损,且亏损的原因类似。大致由于上市的费用及上市集团行政营运费用导致开支增加,以及新旧合约交替空白期的收益减少。此外,在5月中旬时,万成环球控股还曾为节省保养费用及为未来业务发展资源优化分配等原因出售车辆资产。
德创环保
简介: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是国内少数既能够生产脱硫设备、蜂窝和平板式脱硝催化剂、湿式静电除尘器等关键产品,又能够提供烟气治理工程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烟气治理领域“环保岛”及“超低排放”等先进理念的倡导者。
业绩情况:三季度实现营收5.68亿元,同比增长23.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23亿元,同比下降26.17%。
博天环境
简介: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前身为北京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水环境领域出发比较早的企业之一,定位于水业关联的多元化战略,致力成为领先生态综合服务商。博天环境在城市水环境、工业水系统、生态修复和土壤修复等领域可以提供监测检测、咨询设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核心设备制造、投资运营等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业绩情况: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18亿元,同比下降14.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亿元,同比增长49.49%。
海峡环保
简介: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成立于2002年7月,2009年12月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福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从事污水处理业务,在特许经营范围内负责市政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运营、管理及维护。
业绩情况: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6.6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长22.87%。
中持股份
简介:中持水务有限公司创设于2009年12月31日,致力于中小城市的城市污水、工业园区废水及污泥处理,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认可。
业绩情况: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22.3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10.24%。
上海环境
简介: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为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由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所属上海振环实业总公司、上海市废弃物处置公司、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重组而成的国有独资公司,于2004年6月24日经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沪国资委事(2004)251号文批准设立。主要从事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业务,拥有上海市区80%以上的生活垃圾转运与处理处置市场份额。
业绩情况: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2.8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22.53%。
联泰环保
简介:广东联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汕头联泰水质净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控股股东为广东省联泰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污水处理项目及配套管网、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投资及运营;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技术咨询及配套服务等。
业绩情况: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38亿元,同比减少8.0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5亿元,同比增加3.87%。
上海洗霸
简介:上海洗霸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4日,主要业务为水处理业务和风管清洗业务。水处理业务包括化学品销售及服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加药设备销售与安装、水处理设备集成等。
业绩情况: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2.87%;净利润为0.46亿元,同比增长6.68%。
久吾高科
简介: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于江苏南京,专注从事以陶瓷膜为核心的膜分离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并以此为基础面向过程分离与特种水处理领域提供系统化的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研发、生产陶瓷膜材料及膜分离成套设备,根据客户需求设计技术方案、实施膜分离系统集成,以及提供运营技术支持与运营服务等。
业绩情况: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14.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13.99%。
公司表示,虽然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比有所增长,但公司净利润与上年同比有所下降,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约425万元,主要是由于受公司某些新领域示范性工程项目订单毛利影响和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增加较多等原因影响。
中环环保
简介: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污水处理业务及环境工程业务。其中污水处理业务主要为通过BOT、TOT等方式取得特许经营权运营业务,以自筹资金投资运营污水处理厂或通过受托运营方式取得已有污水处理厂的经营权,在运营期限内运营污水处理设施并收取污水处理费用。环境工程业务主要为按照协议约定提供污水处理相关环境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设备采购及集成、安装调试、试运行等阶段的服务。
业绩情况: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8.1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32.35%。上市后获得一个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存量管网资产转让项目,转让价格为2亿元。该项目年服务收费为2139.32万元,营业收入1828.47万元,占2016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10.28%。
滇池水务
简介:昆明滇池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昆明市政府批准,于2010年12月23日成立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云南省污水处理规模最大的企业,拥有19家全资子公司,1家控股子公司,3家参股子公司。业务领域覆盖污水处理、自来水供应、再生水利用、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污染水体生态保护治理等水环境领域,垃圾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等固废处置领域,以及清洁能源领域和科研合作、项目孵化领域等。
业绩情况:根据2017年中报,截止2017年6月30日集团收入为4.7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期间毛利为2.101亿元,同比增长4.3%。报告期内,污水处理服务、再生水、自来水供应及管理服务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9.9%、10.3%和8.0%。
兴泸水务
简介:泸州市兴泸水务成立于2002年7月31日,是四川省内一家领先的综合市政水务服务供应商,是泸州市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也是四川省水务行业第一家境外上市的企业。
业绩情况:根据兴泸水务中期业绩,截至2017年6月30日,集团实现收益约为3.8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3.3%;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0.49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3.68%。
不过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是由于上半年受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减少和上市费用增加的影响,公司的主业自来水销售和污水处理产生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0.5%和31.8%。随着新建污水处理厂合自来水厂陆续投产,公司水务发展前景可期。
万成环球控股
简介:万成环球控股自1987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环境清洁服务,包括街道洁净、楼宇清洁、巴士及轮渡清洁及其他清洁服务,于香港的环境清洁服务行业排名第十。同时,也是一家于2016年3月18日成立的获豁免有限公司,其注册地系开曼群岛。
业绩情况:根据2017年中期报告,公司预期截至2017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入2.3亿港元(约1.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期内亏损682.2万港元(约0.057亿元人民币),而上年同期溢利607万港元,由盈转亏。
光大绿色环保
简介:光大绿色环保是光大国际拆分其绿色环保业务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的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危废处置、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光伏发电等领域。虽两者均有垃圾焚烧发电业务,但光大国际主打城市地区,而光大绿色环保专注于农村地区。
业绩情况:根据光大绿色环保中期报告,本集团录得收益约港币20.47亿(约17.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9%;公司之权益股东应占盈利约港币4.57亿元(约3.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57%。
立高控股
简介:立高控股成立于1990年,员工人数2655人,在香港环境卫生服务商中排名第九,其注册地亦为开曼群岛。立高控股提供的环境卫生服务主要包括清洁服务、虫害管理服务、废物管理及回收服务以及园艺服务。其中,清洁服务是其最主要的收益来源,收益占比达到约85%。
业绩情况:立高控股拟上市后通过公开发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2080万港元,准备用于购买餐厨收集车等设备、聘用营业经理等员工、加强咨询科技应用体系及一般营运资金。
截至2017年9月30日止9个月,该公司收益3.02亿港元(约2.5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5%;该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40.1万港元(约0.045亿元人民币),而上年同期溢利811.7万港元(约0.068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