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9日,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西南化工冶金特色产业集聚区固废规模利用集成示范”项目在贵阳启动。该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9日在当地召开。
中国西南地区是磷化工、锰冶金、铝冶炼等特色产业重要基地,排放的磷石膏、锰渣和赤泥等废渣具有排放量大、综合利用难度大、利用率低、环境风险高等共性特征。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是中国生态文明实验区。为推动中国西南化工冶金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工程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西南化工冶金特色产业集聚区固废规模利用集成示范”项目以贵州省的磷石膏、锰渣和赤泥等固体废料为研究对象。
中国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邓小明表示,希望通过该项目带动西南地区的矿产资源利用与保护,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该项目负责人、贵州大学教授陈前林也介绍,在贵州开展这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点专项,是促进西南地区特色化工冶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贵州践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体现。
另外,除了贵州,同为西南部的青海盐湖也加入“化工产业区大宗废弃物循环利用集成示范”项目。调查柴达木盆地盐湖化工、有色冶金、煤炭产业、油气产业等四大支柱行业工业废弃物现状,研究废弃物资源环境属性和生态环境效应。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重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煤炭、电力、冶金、化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量增大,产业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发展带来的弊病逐渐显露,大宗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影响着化工冶金产业的发展。因此该项目能否落地实施备受各行业人士关注。多所高校、研究所及公司加入到研究队伍中。
在今年2月2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大宗低阶固废规模化制备高值矿物材料关键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中,专家组重点针对实施方案中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路线、考核指标、管理机制、应用示范等方面进行了提问交流,为项目实施提出了中肯意见和建议。
专家组提出将铝矾土尾矿、干法电石渣、废陶瓷及冶金固废进行高值化利用,开展固废低阶组分禀赋特性分析及“组分—物相—结构—性能”多因素协同优化机制研究,突破分级预处理、防残余可燃气体燃爆、物相高温重构、界面优化、原位复合高性能化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方案。
我国矿业、化工、陶瓷、冶金等重点行业大宗固废种类多、数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发展迫在眉睫。该项项目的投入和实施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大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