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处置危险废物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近日了解到,上海市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危险废物赋予“身份证”,开启了危险废物处置管理全过程可追溯模式。
“身份证”核验贯穿危废处置关键环节,有效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位于崇明岛的上海环境集团嘉瀛公司,每天都要收集处置岛内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当一辆辆危险废物收运车驶入厂区,来到指定卸料区,接收人员手持PDA扫描每包危险废物上黄色标签中的二维码,完成收储入库程序,等待下一步处理。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个二维码就是上海环境集团为每包危险废物赋予的“身份证”,包含产废单位、废物代码、危险特性、产生日期、联系人电话等信息,后续将由末端处置单位根据处置计划,结合入库危险废物的种类、体量等展开配伍工作,从而及时采取合适的方式完成末端处置。
据了解,上海环境集团下属单位每天处置400余吨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身份证”核验贯穿收集、转运、预处理、贮存、焚烧处置等关键环节,有效实现了“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留痕”。
信息系统给出末端处置“最优解”,避免“一锅烩”
看似简单的“身份证”背后是上海环境集团自建的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系统(ERP)在支撑。上海环境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危险废物系统化管理使用,包含产废方信息汇总、危险废物配伍及处置方案管理、危废处置台账管理、安环监控管理等。
在信息系统的“加持”下,上海环境集团针对不同产废单位开展分级分类管理,严格按照“联单转移、专人专车运输、预接收采样及检测分析、规范贮存、编制专项处置方案”流程开展,筑牢危险废物安全合规处置“双保险”。
信息系统的投入还解决了末端处置“一锅烩”的问题。这名负责人解释道,一家产废单位往往会产生多种危险废物,要分门别类进行末端处置。
信息系统可以结合集团下属单位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根据录入单量分类统计汇总,给出收运分配和量化处置的“最优解”。
探索多种危废资源化利用路径
据悉,上海环境集团所属上海城投集团目前正积极探索推进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工作。比如,废弃油漆桶减容破碎后,实现渣铁分离,漆渣投入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置,废铁片通过无氧裂解后重新收集利用;集成电路行业的副产品废酸,在专业装置中经过加温加压、稀释搅拌、固液分离等,可得到成品液体硫酸铝,用作净水剂消纳至污水处理厂,也可应用于造纸工业、消防工业、燃料工业等。
上海环境集团正在建设一条高温熔融灰渣处理线,将医废/危险废物焚烧灰渣经熔融后制成玻璃体,用于路基材料、混凝土骨料及填埋场覆土等,进而实现全厂焚烧灰渣近零填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