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石膏消纳的新“路”径

荆门市磷化工产业规模位居湖北前列,每年产生废弃的磷石膏多达550万吨。过去,磷石膏被加工成建筑用石膏、石膏板等,综合利用率偏低。如何快速消纳大规模的磷石膏,荆门市探索出了一条用磷石膏生产路基材料的新路子。
烈日炎炎,在荆门市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用掺入15%磷石膏的复合基层路基材料进行试验段铺筑。

荆门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工会主席 周远智:“目前我们荆门市使用的15%的磷石膏路基材料,完全符合质量标准,没有任何质量的瑕疵。”
传统路面基层主要由石料和水泥混合铺筑而成,而这条路加入磷石膏路基材料后,能提高路面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保证道路基层的稳定性。此外,经适当处理的磷石膏不易与水反应产生溶解现象,能够有效防止基层材料因水分侵入而发生软化和变形。那么,令人头痛的工业废弃物磷石膏,是怎样变废为宝的呢?

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汪少华:“其核心技术就是将磷石膏和工业固化剂,通过运输、铺筑、碾压、养护等工序,使最终形成的路基材料,同时满足路基用性能和环保要求。”
磷石膏属于二类一般工业固废,通过提纯煅烧、水洗等工艺处理,磷石膏可以转化为无害化原料。

荆门新洋丰中磷肥业有限公司建材厂副厂长 李伟:“把里面的水溶性磷、水溶性氟进行洗干净了之后,通过压滤机给它压干,我们磷石膏就留下来了,之后通过添加水泥和固化剂,再生产出来路基材料。”
为了保证磷石膏路基材料生产和利用,2022年4月8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了“道路过硫磷石膏胶凝材料稳定基层技术规程”。今年3月28号,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由省交通厅主导的“公路磷石膏复合稳定基层材料应用技术规程”。6月5号,荆门市地方标准“道路基层用改性磷石膏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立项评审通过,磷石膏综合利用也开始在荆门进入试验阶段。今年,荆门市将在国、省道和农村公路选取30公里路段,进行掺入15%磷石膏路基材料的应用,到7月底已经完成19.8公里。此外,荆门市还组织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以及磷石膏产生企业、公路建设、行业主管等部门,一起攻关研发大比例掺量的磷石膏路基材料。在一家建材厂,厂区道路全部铺上了新的路基材料,静待各种检验。

荆门新洋丰中磷肥业有限公司建材厂副厂长 李伟:“我们看到的现场就是我们用磷石膏做成的水稳路基材料,现在目前这边正在铺第二层,我们实现了把磷石膏用到了差不多85%以上。”
目前,荆门市还在荆东大道等几个路段进行80%以上掺量磷石膏路基材料的实验。

荆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冬安:“我们都是要在合乎各种质量、安全、环保等评定的前提下,尽量通过很好的试验段,说明这个材料它没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磷石膏路基材料应用,对推进新型建材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还可以向社会提供环保、优质价廉的磷石膏类产品,也给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崭新的发展模式。

荆门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工会主席 周远智:“我们积极对接磷化工企业和这些科研单位,一是把磷石膏制品推广利用,比如我们公路上面的防撞墩,还有这些路缘石,还有这些盖板,大家都往上面去进行合作。”
用磷石膏制作路基材料铺设道路,一公里道路可以消纳600到1000吨磷石膏。磷石膏制作路基材料将来如果得到广泛应用,荆门市磷石膏全年的利用率至少要突破近80%。目前,荆门市已经建成投产的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有25个,产能达到980万吨,比过去消纳磷石膏的产能翻了5倍。

荆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冬安:“磷石膏路基材料的广泛应用,对于我们大幅度消纳磷石膏,那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截止7月份,荆门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也到了68%,全省给我们今年的要求是达到55%,我们基本上还是超过了全省13%的水平。”
把课堂搬到“共同缔造”一线

8月7号至9号,荆门市第一期共同缔造现场教学班在京山市开班,在京山市的5个共同缔造示范村,来自42个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书记现场参观,和示范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交流互动,学习先进经验。
京山市是湖北省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14个试点县市区之一。京山市新市街道白谷洞村党支部带领干部群众通过共同缔造,让子孙后代吃上生态饭、旅游饭,让村强民富、村庄和谐、家庭和睦。

荆门京山市新市街道白谷洞村党支部书记 刘攀:“用共同缔造的理念来团结群众之后,最终实行‘334’的产业转型, 即逐步实现30%村民开展商业经营、发展‘小经济’,30%村民开展特色果蔬种植采摘,40%村民在景区务工。”
白谷洞村整治人居环境、着力产业发展,找出一条基层治理新路径,引起参观学员的共鸣。

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党委书记 李婧瑗:“我们在学习其他县市区的经验和交流的过程中间,我们也可以正视和查找到自己的不足。”
参训学员还到新市街道四岭村交流学习“湾长理事制”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经验,杨集镇李冲村产业链党小组缔造村美民富米酒村项目等。在如何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分组讨论中,大家积极献言献策。

荆门市沙洋县李市镇党委书记 杨波:“回去之后,将干在实处, 充分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活学活用共同缔造理念和‘五共’方式方法。”
通过现场观摩实训和理论教学,大家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思路,将京山市的鲜活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转化为共同缔造活动的实际效果。

荆门市下基层察民情暖民心解民忧实践活动专班副主任 王晓军:“我们起初只是一个试点,今年以来就是进入深化的阶段,就是想做到全面地推开,全域开花结果,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达到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纵深推进这样的一个目的。”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创优营商环境 提升群众满意度

今年以来,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以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为基准,持续改善降成本、减环节、缩时间的营商环境,有效增强了企业投资信心,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近日,湖北瑞洋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月平来到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政务中心不动产窗口办理土地变更手续,不到20分钟,工作人员就办好了手续。

湖北瑞洋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汪月平:“我现在要盖房子,(厂房)着急,(窗口)办事效率也比较快。”
和汪月平一样,到这里办不动产证的团林铺镇居民苏林也比较幸运。办完所有的手续后,工作人员指引他到大厅自助打印证书,在自动终端机上通过身份认证和人脸识别后,不到2分钟就拿到了不动产证。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居民 苏林:“不用排队,很快,很方便。”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的这些便民措施,不仅缩短了企业和办事群众的等待时间,也降低了不动产登记服务成本,给不动产权利人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自助查询途径,增强了不动产权证书的防伪功能,维护了权利人合法权益,保障了不动产交易登记安全。工作效率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也提升了。

荆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掇刀分中心主任 李南:“我们专门在导询台设置了首席服务员制,来进行首位负责制,帮助群众帮办、代办,从头到尾在一个窗口给他办结。”
今年7月10号起,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实施“一窗通办”,将人社、医保等50多个窗口整合设置成20个“无差别综合窗口”,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多办事”。创新体制机制,对236个一事联办主题,通过线下串并联方式实现一件事一次办;318个材料通过直接取消方式实现“免提交”;切实为办事群众减时限、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

荆门掇刀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曹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所急、所盼、所想,进一步优化我们的工作流程,更加便捷高效地为企业和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