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最后一天,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提出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等二十条措施,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疫情过后,各行业都在今年发力,努力恢复“往日光景”。今年已进入下半场,环保行业的“黄金赛道”——垃圾焚烧发电市场也在积极恢复“往日的活力”,但从上半年的市场走势来看并不乐观。
虽然2022年末、2023年初,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接连印发了两部关于推进县域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重磅政策,明确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进一步的市场下沉,看似不小的增量空间,并未给行业和企业带来“强心剂”。
从今年上半年的垃圾焚烧特许经营项目开标情况来看,数量上有小幅下滑。统计期内,共释放27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特许经营权,其中包括通过招标采购方式确定中标人的项目、与政府达成合作成功签约的项目以及扩建项目。
根据公开数据,2023年上半年,开标的垃圾处理单价平均为113元/吨,总投资金额超101亿人民币,未来预计新增垃圾焚烧处理产能15690吨/日。2023年1-6月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标情况如下图所示(如有遗漏,敬请谅解):
注:图中“红色字体”项目代表与政府签约授权特许经营;“蓝色字体”代表扩建项目特许经营;“-”代表数据未公开
市场下沉: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项目规模也大多集中在500吨/日以下,统计期内,规模在600吨/日以上的项目仅5座,小规模成常态。
但处理规模没有最小,只有更小。内蒙古图克镇呼吉尔特村乌金聚艺垃圾焚烧供热项目生活垃圾处理规模10-20吨左右/日;云南宁洱县集镇垃圾处理项目包括磨黑镇10t/d生活垃圾热解站、德化镇4t/d生活垃圾热解站、勐先镇8t/d生活垃圾热解站、梅子镇4t/d生活垃圾热解站、普义乡5t/d生活垃圾热解站、黎明乡6t/d生活垃圾热解站等6座10吨/日以下的垃圾热解站。
中环资源网注意到,近日,舟曲县首个低温热解垃圾处理站在峰迭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原址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低温热解处理站日处理垃圾量在12吨左右。整个设计工艺采用低温热解+静电集成烟气净化技术处理,设备在热解时不添加辅助燃料,运行产生废气量少,机械结构简单,达到垃圾热解充分、无烟排放、无异味的生态环保要求。
在偏远地区,由于垃圾转运设施受限,又叠加人口数量偏少,生活垃圾处理规模甚至达不到100吨/日,小型热解处理站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同时环保问题也不容忽视,监管不到位很容易造成设施运行中的二次污染。
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探索多元化余热利用,发电不再是“唯一”选项
上半年开标的项目中,垃圾焚烧发电仍为主流,“垃圾焚烧供热供汽”首次出现。广宗县生活垃圾(固废)焚烧供热供汽项目处理规模为400吨/日,配置2×200t/d机械炉排炉焚烧线(另预留备用1×400t/d机械炉排炉焚烧线),其中包含30t/d生物质和50t/d的一般工业固废。光大环境中标的广宗县项目生活垃圾处理单价仅49.80元/吨,较上半年行业平均处理单价差幅较大。
说到垃圾焚烧供热或者供汽,其实并不陌生。此前北极星固废网也做过相关报道,百川畅银更是将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余热利用发挥到极致,利用移动储能供热供汽的方式率先开展业务,先后与瀚蓝环境、郑州公用、首创环境、光大环境等多家垃圾发电龙头企业达成合作。
龙头企业积极拓展市场,签单不断、整合不断、跨界不断!
2022年的拿单“黑马”——海创绿能在今年放慢了脚步,上半年仅中标一个项目;康恒环境延续去年发展势头,上半年拿标5单,成为今年上半年的“揽单王”,光大环境也紧追其后,中标3个项目,位列第三的是泰达环保,中标2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天源环保在上半年先后签约三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特许经营。
天源环保于2021年12月30日在深交所上市,作为以垃圾渗滤液治理为主业的环保企业在2022年9月拿下首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特许经营权,不到一年时间,通过洽谈签约与收购等方式在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达7座,分别是孟州市污泥与工业固废焚烧发电项目、获嘉县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广南县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师宗县生活垃圾焚烧发项目、岷县生活垃圾焚烧气化发电项目、怀化市北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谷城县生活垃圾处理(焚烧发电)项目。
其中广南项目、谷城项目均为天源环保通过收购所得。2023年上半年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收购事件频发,泰达环保、绿色动力、中科环保等多家企业完成了相关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收购(参考文章: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掀起“收购潮”?整合加剧仅半年近10起!),行业资源整合进一步加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此外,从龙头企业的最新动向来看,除了积极拓展垃圾焚烧发电业务外,新能源领域上下游业务也颇具“吸引力”。
三峰环境拟出资1亿参设合资公司从事用户侧工商业储能等业务;
中国天楹与乌拉特中旗签署总投资80亿的重力储能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伟明与青山实业旗下永青股份、格林美、新宙邦等新能源龙头企业携手打造总投资80亿的温州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签订框架协议;
……
总结
垃圾发电行业发展或将触及“天花板”,在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垃圾发电企业也在逆境中积极探寻出路,通过收购增强主业也好、跨界新能源挖掘“第二增长曲线”也罢,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环保行业、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