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解决“鉴定难”“鉴定周期长”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身边突出环境问题出发,将“望闻问切”诊断法运用于涉危废环境污染案鉴定中,不断提高环境污染案鉴定技术服务质量,助力生态环境执法效能提升。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我们这里的废弃厂房里堆着不少吨桶,里面有黑色油状物质,你们能鉴定是不是危废吗?”1月18日,南京所固废中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人王逸接到咨询电话,他第一时间带领3位鉴定人赶往现场开展
危废鉴定工作。这仅仅是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人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例子。
由于我国危险废物种类多、来源广、危险特性复杂,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部门执法人员在危废鉴定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诸多难题,尤其是在废物来源不明、种类多、数量大时,问题越是突出。
面临涉危险废物环境污染案件鉴定难、鉴定周期长等问题,南京所固废中心结合多年丰富的现场调查及鉴定经验,总结出了涉危废环境污染案件危废属性快速研判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断法。
“望”是指观察分析。通过GPS、GIS、视频监控等途径对涉案废物所在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进行观察分析;通过肉眼观察、现场拍照录像等途径对涉案废物、贮存容器、涉案场地等进行观察分析;通过SEM、TEM等仪器对污染物组成、晶体结构等进行观察分析。
“闻”是指通过嗅觉或仪器快速初步判断。司法鉴定人员通过嗅觉对涉案废物和现场气味进行快速初步判断,如氰化物具有苦杏仁气味、硫化氢具有臭鸡蛋气味等;利用便携式检测仪器对涉案现场采集的典型样品进行快速检测,如pH计、便携式XRF、便携式气象质谱仪等。
“问”是指询问和收集案件背景信息。通过面谈、电话交流、书面调查等方式询问现场状况知情人,如当地政府官员、相关领域专家、场地所有者等,收集案件背景信息和涉案废物相关情况,初步判断废物大致来源。
“切”是指样品检测。在现场不具备快速检测条件下,采集典型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
“四诊合参”是指对涉案现场和涉案废物特征进行综合诊察、分析、判断,快速准确得出鉴定结论。
技术指南广受认可
结合南京所常态化长效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截至目前,“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断法已在华东地区258起涉危环境污染案件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公安部门、生态环境部门的办案效率。团队成员将其制作成培训课件,通过以案释法、实操指导等多种方式,为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10余省1500余名环境损害鉴定人员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南京所固废中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人员已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断法完成《江苏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危险废物初步认定技术指南》起草编制,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的认可采纳。
下一步,结合“十四五”时期固体废物环境执法工作面临的涉疫医疗废物、
焚烧飞灰及新兴产业带来的废酸、废有机溶剂等问题,南京所固废中心一方面将围绕国家和地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标准建设要求,建立污染物性质鉴定技术标准体系,从而实现涉案固体废物的安全处置、受损环境的有效恢复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追责,促进固体废物环境执法、司法与管理衔接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将继续优化“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断法,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办案效率和执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