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要点
大数据及GPS定位分析危废供需格局
本文尝试通过大数据建模和GPS定位,来量化分析危废行业供给和需求情况。我们选取印染、水泥、造纸、电镀、电力、钢铁、农药、医药、皮革、石化、炼焦、玻璃、铜铅锌铝冶炼、化工、印刷、电子等19个行业共计2.1万家产废企业和全国2,088家危废处置企业作为样本来分析全国危废的供需格局。
维度一:运输半径内产废企业覆盖密度对比
在2.1万家样本产废企业中,300公里范围内产废企业覆盖率最高的为东江环保(81.8%)、光大绿色环保(66.0%)、金圆股份(59.3%);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选址相对劣势,100~300公里距离内企业数量占比在70%以上,处置成本较低能够弥补运输半径的不足。
维度二:注册资本窥视产废企业格局分布
通过跨数据库匹配注册资本金,来分析主流危废企业每个危废项目客户类型。东江项目半径300公里以内的企业总数17,312家,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47.6%;在广东省(电镀/电子)以小企业客户为主,而江苏(农药/印染)和河北(钢铁)客户为中型企业。光大绿色环保项目半径300公里以内的企业总数13,968家,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40.5%;江苏和山东(钢铁/电力)客户均为中小型企业。海螺创业半径300公里范围内大客户比例较高,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产废企业数量平均占比为24.2%,主要来自规模较大水泥(28.6%,水泥采矿仅产生微量石棉,危废量可忽略)和电力企业(14.4%,废催化剂),而产废量较多的化工及电子企业客户较少。
维度三:热力图显示危废供需比较
全国共2,088家危废处置单位,总处置能力为7,691万吨/年,HW08(废矿物油,1,189万吨/年)、HW49(其他废物,1,090万吨/年)、HW34(废酸,723万吨/年)排名前三。HW06废有机溶剂:江苏、山东及浙江靠前;HW08废矿物油:山东、新疆及江苏等较多; HW17表面处理废物:江苏、浙江及广东为主;HW22含铜废物:江苏及广东为主;HW31含铅废物:安徽、河南及贵州较多;HW34废酸:江苏、浙江、山东、云南、湖北等为主;HW35废碱:江苏化工、浙江皮革及山东造纸较多。大部分地区供需对应,少数地区存在错配。
投资策略:存量资产东江最优,着眼中长期价值
通过大数据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东江环保存量资产相比是最优质的,着眼东江环保A股及H股中长期价值,关注港股水泥窑协同处理龙头,金圆股份等。
风险提示: 危废项目投运不达预期;信贷政策继续收紧风险。
报告正文
大数据及GPS定位分析危废供需格局
本文尝试通过大数据建模和GPS定位,来大数据量化分析危废行业供给和需求情况。
需求分布:我们选取纺织印染、水泥、造纸、电镀、电力、钢铁、农药、医药、皮革、石化、炼焦、玻璃、铜铅锌铝冶炼、基础化工、印刷、电子等19个行业共计2.1万家产废企业作为分析对象。18个行业基本上为全样本数据,基本包含行业所有企业数据。
2.1万家企业分布省份和行业如下柱状图,具体区域和密度可以见建模热力图。
如热力图显示,农药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地区;造纸企业在山东、广东、华东地区分布比较均匀。
电镀企业分布在江苏、浙江及广东地区;印染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
钢铁及石化企业在华北、华东区域分布较多。
维度一:运输半径内产废企业覆盖密度对比
维度一,我们通过大数据建模和GPS定位,对比主流危废企业覆盖产废企业密度。
通常危废企业运输半径在300公里以内(300公里以外需要考虑运输成本及安全性等问题),我们通过分析主流危废企业所有投运+在建+筹建项目300公里范围内所覆盖的产废企业数量,来判断危废项目选址优越性和危废企业竞争力,即危废项目300公里内能够覆盖企业数量越多,企业距离越近,危废可得性越高。
我们通过大数据建模和GPS定位,对比主流危废企业覆盖产废企业密度,结论如下:
结论一:选址排名前四分别为东江环保、光大绿色环保、金圆股份及润邦股份,东江环保所有危废项目300公里覆盖内企业数达到17,312家,占2.1万家全部样本数量的81.8%,光大绿色比例为66.0%,金圆股份为59.3%,润邦股份为54.1%。
结论二:传统危废选址更讲究,东江环保及光大绿色环保选址最优。传统危废处置企业中的东江环保、光大绿色环保、深投环保项目中100公里范围内企业数量居多,占比分别为50.8%、51.7%和56.5%(东江环保50公里之内占比27.3%,占比最高);
结论三:水泥窑选址相对劣势,处置成本弥补运输半径。而水泥窑协同处置的金圆股份、海螺水泥、红狮水泥和金隅集团的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100~300公里距离区间内的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87%、82.7%、78.5%和69.1%。
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距离客户较远,主要源于项目依托于水泥生产线改建,选址自由度稍弱;水泥窑协同处置建造和运营成本仅为专业焚烧炉的1/3~1/2,能够以较低的处理费用来吸引远距离的客户(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运输半径可达500公里)。
东江环保、光大绿色环保、海螺创业及金圆股份所有项目300公里范围内能够覆盖样本企业省份分布如下(与2.1万家样本企业分布高度相关)。
维度二:注册资本窥视产废企业分布
维度二,我们通过大数据建模和GPS定位,通过跨数据库匹配注册资本金,来分析主流危废企业每个危废项目客户类型(根据注册资本金大小判断)。
东江环保: 广东小企业为主,江苏河北客户为中型企业
东江项目300公里以内的企业总数17,312家,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47.6%,注册资本1亿元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83.8%,东江环保危废客户以小企业为主,2017年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3.05%。客户规模较小且集中度低有利于公司保持危废处置议价能力。各省的客户大小与当地样本行业的发达程度有关,从我们样本分析来看:
- 广东省:广东危废客户注册资本集中在1,000万元以下;现实中主要是PCB企业较多,在我们分析样本中,主要来自电镀行业(32.9%,平均注册资本1,038万元)、纺织印染行业(30.1%,平均注册资本3,705万元)、造纸行业(14.7%,平均注册资本9,991万元)。
- 江苏省:江苏危废客户注册资本集中在100~5,000万元,规模较广东客户略大;主要来自纺织印染行业(40.6%,平均注册资本3,586万元)、电镀行业(16%,平均注册资本882万元)、农药制造(7.8%,平均注册资本10,508万元)。
- 河北省:河北危废客户中钢铁企业居多,占比12.6%,平均注册资本为84,029万元,导致公司在河北客户平均规模高于江苏和广东。
光大绿色环保:江苏、山东客户均为中小型企业
光大绿色环保项目300公里以内的企业总数13,968家,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40.5%,注册资本1亿元以下的企业数量占比79.4%。从我们分析样本来看,光大绿色环保的客户同样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
- 江苏省:江苏危废客户注册资本集中在100~5,000万元;主要来自纺织印染行业(30.1%,平均注册资本3,616万元)、电镀行业(15.6%,平均注册资本783万元)、农药制造(10.3%,平均注册资本9,789万元)。苏北宿迁和连云港危废项目中注册资本在1~5亿元的产废企业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主要由于苏北地区有较多农药制造企业。
- 山东省:山东样本中产废企业以钢铁、电力为主,数量占比分别为14.9%和14.2%,钢铁和电力企业规模通常较大,导致公司在山东的危废客户中注册资本在1~5亿元的数量占比在16%~18%,处于较高水平。
海螺创业:大型企业较多,化工及电子企业较少
与东江环保和光大绿色环保这种传统危废处置企业相比,海螺创业半径300公里范围内大客户比例较高,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产废企业数量平均占比为24.2%,远高于东江环保和光大绿色环保,因为区位内规模较大的水泥(28.6%,水泥采矿仅产生微量石棉,危废量可忽略)和电力企业(14.4%,废催化剂)较多,而产废量较多的化工及电子企业较少,造成数据偏差。
维度三:热力图显示危废供需比较
我们统计截至2018年5月的各省危废经营许可资质来估算全国总产能,鉴于各省环保厅公布的危废经营许可名录中只示危废处置企业许可处置的危废种类和处置总量,我们在此取算数平均值作为各类危废的明细产能。
- 危废处置产能:全国总共2,088家危废处置单位,总处置能力(含无害化和资源化)约为7,691万吨/年。其中,据估算,HW08(废矿物油)产能最大,达到1,189万吨/年;其次为HW49(其他废物)1,090万吨/年、HW34(废酸)723万吨/年、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683万吨/年。
- 危废处置需求:所选21,161家样本产废企业中,产生HW35(废碱)的有6,921家、HW36(石棉废物)6,257家、HW34(废酸)5,380家、HW21(含铬废物)5,165家、HW12(染料涂料废物)4,871家。
我们通过GPS建模热力图,来直观分析重点危废品种供需格局分布。
HW06废有机溶剂:江苏、山东及浙江靠前
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的产生行业非特定,主要包括工业生产中作为清洗剂或萃取剂使用后或再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有毒有机溶剂等;以资源化利用为主。
从HW06的处置产能来看,全国估算处理能力约191万吨/年,其中,江苏(基础化工发达)/山东/浙江/安徽/宁夏/福建排名靠前,合计处理能力132万吨/年,占全国的69.1%。从HW06的产生省份来看,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产生量较大。
HW08废矿物油:山东、新疆及江苏等较多
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主要来自石油&天然气开采、精炼石油产品制造、机械废旧润滑油等等行业;以资源化利用为主。
HW08处置供需整体均衡,部分地区可能存在错配。从HW08的处置产能来看,全国估算总处理能力约1,189万吨/年,其中,山东(胜利油田,开采油泥)/新疆(克拉玛油田等,开采油泥)/江苏(基础化工行业发达,油加工和油再生产生的废机油、润滑油等)/广东(进口油气产生的船舶废矿物油,主要在广州)/陕西(长庆油田,开采油泥)/辽宁(辽河油田,开采油泥)/浙江(进口油气产生的船舶废矿物油,主要在舟山、宁波))排名靠前,7省处置产能合计701万吨/年,在全国占比59.0%。
从HW08的产生省份来看,广东/江苏/山东/四川/宁夏/福建/陕西排名靠前,还有各种机械废润滑等大量中小型产废单位未被纳入此次统计样本。
HW11精(蒸)馏残渣:内蒙、陕西及河南较多
HW 11 (精(蒸)馏残渣)来源于煤化工、精炼石油等行业,主要为在精馏/蒸馏过程中产生的酸焦油、焦油渣等残渣或残余物;以焚烧、填埋为主。
从HW11的处置产能来看,全国估算处理能力约419万吨/年,其中,内蒙古(鄂尔多斯石油精炼产业&乌海煤化工产业发达)/陕西(榆林陕煤化工)/河南(鹤壁、郑州、洛阳等地煤焦油产业发达)/山东/江苏/宁夏等省份排名靠前,合计处理能力294万吨/年,占全国的70.2%。从HW11的产生省份来看,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江苏等产生量较大。
HW12染料、涂料废物:华东及广东较多
HW12(染料、涂料废物)主要来自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以及纸浆制造等行业;以资源化利用为主。
从HW12的处置产能来看,全国估算处理能力约79万吨/年,其中,江苏/广东/浙江/河北等省份排名靠前,合计处理能力44万吨/年,占全国的55.2%。从HW12的产生省份来看,集中分布在基础化工较为发达的地区,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湖南等省份产生量均较大。对比来看,处置能力和处理需求分布基本均衡。
HW17表面处理废物:江苏、浙江及广东为主
HW17(表面处理废物)主要来源于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工业,例如电镀工艺镀锌、镀金等产生的废槽液、废水处理污泥等;处置方式与金属(铜、硅、铝、锌、铁等)含量有关,若含量高则资源化利用,若低则无害化处置。
从HW17的处置产能来看,全国估算处理能力约368万吨/年,其中,江苏/浙江/广东/江西等省份排名靠前,合计处理能力260万吨/年,占全国的71%。从HW17的产生省份来看,江苏(电子行业发达,产生含铜类污泥较多)/浙江(电子及电镀产业发达,产生污泥类危废较大)/广东(电子及铝型材等五金行业发达,产生含铜类污泥及酸洗污泥较多)/福建(产业分散,包括处理钢铁、铝型材等行业产生的含锌、酸洗污泥)/江西(铜矿等有色金属矿丰富,产生较多的含铜类污泥)等产生量较大。对比来看,表面处理废物的来源地大多位于东部沿海省份,处置产能布局基本能够满足危废处理需求。
HW22含铜废物:江苏及广东为主
HW22(含铜废物)主要来自铜冶炼、电子元器件制造(PCB集中电路板)等行业;以资源化利用为主。
从HW22的处置产能来看,全国估算处理能力约275万吨/年,其中,江苏(电子行业发达)/广东(电子行业发达)/浙江(电子行业产生)/江西(铜矿冶炼)/安徽(铜矿冶炼)等省份排名靠前,合计处理能力200万吨/年,占全国的72.7%。从HW22的产生省份来看,布局较为分散,江苏/安徽/山东/广东/广西/河北/甘肃/新疆等省份产生量均较大。
HW31含铅废物:安徽、河南及贵州较多
HW31(含铅废物)主要来自铅酸电池制造、玻璃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炼钢、工艺美术品制造等行业;以资源化利用为主。
从HW31的处置产能来看,全国估算处理能力约371万吨/年,其中,安徽(产能集中在太和县,主要处理浙江转入的废铅酸蓄电池的废铅板)/河南(华瑞电源等,较大产能接受浙江的废铅酸蓄电池转入)/贵州(岑祥资源&鑫凯达,主要处理废铅酸蓄电池的废铅板)/湖南(铅锌矿丰富)/云南(铅锌矿丰富)等省份排名靠前,合计处理能力245万吨/年,占全国的66%。从HW31的产生省份来看,布局较为分散,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广东/新疆等省份产生量均较大。
HW34废酸:江苏、浙江、山东、云南、湖北等为主
HW34(废酸)来源于精炼石油产品制造、涂料、基础化工、钢铁、电镀等行业,为我国产生量最大工业危废种类之一;以资源化利用为主。
从HW34的处置产能来看,全国估算处理能力约721万吨/年,其中,江苏(基础化工产业发达)/浙江(基础化工、电镀行业发达)/山东(硫酸生产集中地及氧化钛产业(目前采用硫酸法为主)发达)/云南(主要是废氟硅酸,云南氟硅酸产量丰富)/湖北(集中在荆门,当地氟化工产业发达)/吉林(大地化工,国内大型硫酸、磷酸、硫酸铵、磷酸氢钙生产企业,并拥有废酸年处理产能50万吨)六省份排名靠前,合计处理能力519万吨/年,占全国的72 %。从HW34的产生省份来看,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河南省份产生量较多。
HW35废碱:江苏化工、浙江皮革及山东造纸
HW35(废碱)来源于纸浆制造、精炼石油产品制造、基础化工、皮革制造等行业,为我国产生量最大工业危废种类之一;以资源化利用为主。
从HW35的处置产能来看,全国估算处理能力约175万吨/年,其中,江苏(基础化工发达)/浙江(皮革等产业发达)/山东(造纸产业发达)/江西(美廉化工持有15万吨/年的废碱处理能力)/广东五省份排名靠前,合计处理能力124万吨/年,占全国的70.7%。从HW34的产生省份来看,江苏/浙江/广东/福建/陕西产生量较大。
HW36石棉废物:青海处置产能居前
HW36(石棉废物)来源于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等行业,为我国产生量最大工业危废种类之一;以安全填埋处置为主。
从HW36的处置产能来看,全国估算处理能力约14.4万吨/年,其中,青海(石棉/云母矿储量丰富)/广东/江苏/辽宁/浙江处理能力排名靠前,合计处理能力8.7万吨/年,占全国的60.6%。从HW36的产生省份来看,江苏/浙江/广东/陕西产生量较大。
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云南、湖南、内蒙等居前
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来源于铜铅锌铝、稀土冶炼和金属矿开采等行业;以资源化利用为主等。
从HW48的处置产能来看,全国估算处理能力约683万吨/年,其中,云南(有色金属矿丰富)/湖南(有色金属矿丰富)/内蒙古(有色金属矿丰富)/陕西(有色金属矿丰富)/广西(有色金属矿丰富)等省份排名靠前,合计处理能力373万吨/年,占全国的54.6%。从HW48的产生省份来看,铜铅锌冶炼发达的云南/广西/山西/山东/甘肃/新疆产生量较大。
HW50废催化剂:石化及电力行业产生较多
HW50(废催化剂)主要来自精炼石油产品制造、基础化工、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火电企业脱硫脱硝治理等行业;以资源化利用为主。
从HW50的处置产能来看,全国估算处理能力约95万吨/年,其中,江苏/河北/浙江/安徽/河南/江西等省份排名靠前,合计处理能力64万吨/年,占全国的67.3%。从HW50的产生省份来看,由于产废行业较多,产废企业基本覆盖除西藏以外的大陆所有省份,山东/江苏/广东/陕西/四川等尤为集中。
投资策略:存量资产东江最优,着眼中长期价值
结论一:主流危废企业覆盖客户名单中,东江环保、光大绿色环保、金圆股份及润邦股份排名靠前,东江环保及光大绿色等传统处置企业选址更加讲究和优化,50公里及100公里以内客户占比较高。
结论二:东江环保在广东省的客户以小型企业为主(注册资本金1000万以下),江苏及河北中型企业客户较多(1000-5000万注册资金);光大绿色在江苏、山东客户均为中型企业(1000-5000万注册资金)。
结论三:全国危废7691万吨/年资质中,HW08(废矿物油)产能最大,达到1,189万吨/年;其次为HW49(其他废物)1,090万吨/年、HW34(废酸)723万吨/年、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683万吨/年,大部分地区供需对应,少数地区存在错配。
通过大数据对比,东江环保存量资产相比是最优质的,着眼东江环保A股及H股中长期价值,关注港股水泥窑协同处理龙头,金圆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