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矿物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种类多样,综合毒性具有致癌、致突变等危害,如果不回收利用,随意倾倒,会对土壤和地表及地下水体造成污染。由于日常生产生活都有可能产生废矿物油,与其污染相关的风险就在身边,必须广泛宣传,让群众提高认识,将产生的废矿物油主动送到合法的回收点,而不是就地倾倒,无意中污染了环境。
废矿物油是具有资源利用价值的,但需要建造专业的处理设施,一般采用物理方法,通过蒸馏冷却、压滤、过滤等工序分离出矿物油,再深加工为达到一定品质的成品。水和其他杂质则过滤、沉淀出来,处理达标后排放。一些非法企业简单沉淀,抽取上层仍含有大量杂质的矿物油,包装后流入市场,一旦引发“发动机抱死”等事故,对人车安全等造成极大威胁。
理论上,包括润滑油在内的废矿物油是容易构建完整回收链条的。4S维修店等产废单位产生废矿物油后,有证或违法上门收集是要付费的,产废单位一般不会随手倾倒,让钱白白流失。现在的 困惑是有证单位投入一二百万,做了环评,建设了标准储油罐,购置了专用运输车辆,却竞争不过地下收集大军,每次到产废单位空手而归,或只能捡到零头。这样一种被动局面,一是保证不了投资者的合法收益,二是废矿物油进入地下渠道后,隐患丛生,各种风险都很大,必须加强打击。
分析这里面的利益各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首先要加强对产废单位的教育,如果其将废矿物油交给无证单位或个人,依据固废法第七十五条,可以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不管是承担社会责任,还是算清经济账,都应守法生产。而对地下非法收集单位或个人,按固废法第七十七条,一经发现,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非法收集量超过3吨的,追究其刑责,通过这样的严惩规范市场。对有证的收集单位和公民,则可按照固废法第九条的规定,主动向生态环境部门举报这个领域的违法行为,形成工作合力,并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很多工矿企业反映,本单位废矿物油主要来源于生产设施设备的润滑等,一年的产生量也就几百公斤,按目前政策,收集单位不能代为收集运输,必须直接联系综合利用或处置单位,但由于废矿物油产生量少,转移运输的成本较高,呼吁松绑这项政策。严格来讲,这确实是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对于产废单位,只要是以全程封闭的方式将废矿物油转运到了处置单位,分一段还是两段不需要作出规定。废矿物油就是一类危险废物,统一方式收集、暂存和运输,没有必要打上产地或者行业标签。
废矿物油不能沿预定渠道流动,继续体外循环,所产生的危害涉及多个方面,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对产生源头的管控大有可为,需要宣传教育与依法打击相结合,下决心斩断地下利益链,堵浊流,畅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