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污染治理正在持续发力。日前,生态环境部启动“清废行动2018”,对长江经济带固废倾倒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工信部、海关总署等多个部委的固废处理政策也在近期密集落地。
伴随监管力度的加强,危废处置价格一路上升,相关企业也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对于危废处置行业而言可谓迎来重大利好。然而,应急上涨的危废处置价格也暴露出危废处置的尴尬现状——一会“吃不饱”,一会“吃不下”。在总体能力仍存缺口的情况下,危废处置产能利用率波动剧烈,行业难以获得良性发展。
市场屡现“突击式”处废
执法监管行动倒逼产废企业投向“正规军”,带来处废价格“水涨船高”。近年来,在多次环保督查行动中,处废市场都出现了价格的剧烈波动。
“清废行动来了,企业着急了。为了不挨罚甚至判刑,就想赶快处置废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马勇说,“‘突击式’处废多了,具有处置资质的企业却很少。市场调节下,处置价格就高了。”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危废处置价格均价在2000~4000元/吨,高的可以达5000~6000元/吨。来自产业研究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随着一轮环境督查的展开,一些地方危废处置价格短期内上浮较大。以焚烧处置价格为例,广西地区近期价格上涨约10%,河北近3个月上涨约60%。
记者了解到,对于一般固废,企业在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供相关资料后,可以依法自行贮存、运输、处置。如果被确定为危废,企业必须将其交给具有相关处理资质的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正规企业厂房、设备、人工等投资大,税收、环保处理成本高等原因,回收价格无法与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非法回收人员的回收价格竞争。
“在整个环境污染防治中,经济成本是许多企业铤而走险非法处置的核心因素。”马勇举例说,比如一家化工企业,如果交给正规企业处理,可能要上千万元的成本,而非法处置很多时候几乎是零成本。
危废处置能力面临缺口
“正规军”不敌“游击队”,使得危废处置能力建设受到影响:有的危废处置企业陷入“吃不饱”的状态,有的机构数据显示危废处置行业过剩……然而,环保督查带来的新一轮“突击式”危废处理,揭开了巨大产废量的冰山一角。
2017年10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约2亿吨,医疗废物约135万吨,每年产生畜禽养殖废弃物近40亿吨,仅历年堆存的工业固体废物总量就高达600亿~700亿吨。
与此相对应的是当前危废处置能力的不匹配。《大中城市固废污染防治年报2017》显示,2017年我国持证单位危废处置量仅有1629万吨,总产能为6471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25%。持证单位处置量占总处置利用量(4430万吨)的37%,即在已列入统计的危废处置利用量中,剔除由产废企业自行利用处置部分,仍有大量危废由未取得资质的企业处理。
以危废中的废铅酸电池为例。2017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在调研中发现,北京市每年产生废铅蓄电池超过40万吨,其中废酸液占15%~20%、约8万吨。但是,北京市取得铅酸蓄电池拆解处理资质的企业只有两家,年回收处理量不足5000吨,近40万吨废铅酸电池主要是通过非法回收渠道进入处理环节的。
行业规范期待政策落地
2013年,两高出台司法解释,非法处置3吨以上危废入刑,增强了危废合规处理的“刚需属性”;2015年,环保督查风暴席卷全国,倒逼企业合法合规处置危废,进一步促进市场需求释放;2016年,新危废名录发布,推动危废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同年11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将危废项目纳入地方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治理危废的积极性;2018年,环境税实施,规范和完善了危废处置的付费机制……近年来,不断有危废相关禁令和政策出台,各地各部门的治理和监管力度也不断趋严,但危废处置行业的规范发展仍相对滞后。在非法处置链条上,危废层层转包、黑市交易猖獗,大量危废最终被直接偷排地下,环境危害触目惊心。
去年以来,广西、河南、安徽等地接连发生多起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案件,严重影响了倾倒地生态环境安全,给当地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当前不是没有法规政策,关键是要让政策落地。”马勇说。
北京城市再生资源服务中心主任刘泰原认为,在抓政策落实的同时,还需要鼓励专业社会组织参与回收体系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共同维护行业规范,监督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落实,让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和处废企业各自履行义务。